六天的杭州行,打乱了一切。我真实地看到了技术应用的前景:大部分情况下,技术需要为了什么而做时,才会有思考、有实践、有价值。而在此之前,我们总是求新,求全,把它作为技术路线的123步来走,这比“为了实现什么我去学”来说,效率是比较低的。
再说说我所见到的。在与会之前,我以为“高性能、强稳定”是程序的灵魂。现实看来,绝大部分程序员们都只是想实现自己的想法,会用上各种第三方应用、轻量级语言开发。其实也对,为一个未被验证的想法付诸太多的性价比不高。但我想,用代码实现第三方能够解决的事情,用服务用户的语言代替服务开发者的语言,时间成本真的会高很多吗?当你真的足够明确自己的想法时,为何要在短时间内仓促实现它呢?
杭州一行,也不仅限于代码。我很容易由于什么事情打乱了自己的“独处计划”,比如下班后回家回宿舍躺着刷手机一个小时,或是十二点准时上床睡觉,只要有外界变动打破了这些,心里就会很不踏实。直到我开始想,人在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自己度过的,适当的变化才是千篇一律生活中的不一样。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、交流,或是人对山河湖海的追逐与激动,这些是“计划中的不变量”给不了的。在未见西湖前我不会想到第一次看见断桥,路过杨公堤的心情;在没参赛前我也不会猜到现在的年轻人是什么样的,我们会聊什么话题,甚至交换并分享我们的梦想。生活比我想象的美多了。
附上西湖美景一张:轻舟短棹西湖好,绿水逶迤。 芳草长堤,隐隐笙歌处处随。
